English

台湾有个郭良蕙

1998-12-30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从这一点看,她就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言情派;我们甚至可以说,她其实是一位十分关心人生社会的学人,一位用文学探讨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思考者。

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,这是刚刚逝去的历史留给我们的警示和教训。

和一些以快速度大声势挤占内地图书市场的台湾作家不同,有一位在台湾文学界发表作品早,创作历史长,作品数量多且又质量好,因而在台湾颇有影响的作家,相对来说则是以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方式,沉稳扎实地走进了内地的读者群。这就是名气好似不那么十分响亮,提起来却很多人知道的郭良蕙。

郭良蕙在台湾远比在内地有名气。她1953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《银梦》,开始创作比这还要早,至今已出版小说集60余部。她不但是一位多产作家,也因为她的作品反映的社会面广,发现和发掘的问题较深,且有其独到的视角和见解,从而在读者和评论界得到好评。如其主要作品《心锁》、《感情的债》、《台北的女人》、《遥远的路》、《我心,我心》等,或因为真切写出了社会急剧变化中普通人物的命运,或因为生动表现了中层社会知识妇女的感情纠葛和生活烦恼,不但能紧紧地吸引住读者,甚且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。台湾评论界说起郭良蕙,都说她很会讲故事,很会写人物,知道怎样在自己的作品中艺术地表现生活,描绘人生。

这当然不是说郭良蕙的作品缺情少情。不,郭良蕙的作品中绝不乏感情的流溢和激荡。有时候你也会为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或兴奋或扼腕;你会明显感到作者是带着充沛的情感在叙事写人,和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同喜。但读郭良蕙的作品,你不用担心感情的泛滥,不用担心情绪化的故事和语言淹没理智,相反你会看到她的作品中更多的是比较客观冷静面对现实,作者着力的是向读者展示台湾现代社会的五颜六色,写出台湾社会从战后的破败到经济起飞中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。这,对读者认识台湾社会,认识生活在那一方土地上的人们,远比煽情更为有益。

从郭良蕙作品的题材看,占主要位置的是些悲欢离合的故事,男欢女爱的情节。这很容易让人想到社会言情派。这其实是皮相之见。因为读郭良蕙的小说,掩卷深思,当不难发现她在热闹的故事后面,在各式各样的人物身上,都表现了作者对一定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。她视野开阔,关心重要社会问题。她的作品实际上是她对一系列社会基本问题(诸如妇女问题、家庭问题、婚恋问题、子女教育以及如何对待职业、金钱等)的理解和阐释。从这一点看,她就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言情派;我们甚至可以说,她其实是一位十分关心人生社会的学人,一位用文学探讨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思考者。

这样说,绝不意味郭良蕙的小说缺乏可读性,艺术审美较弱。前面已经说过,台湾评论界都说郭良蕙很会讲故事,很会写人物;我自己的感觉也是她的作品很吸引人。这除了因为她作品的语言十分幽雅清丽,也因为她作品中的人物有自己的个性。她写了那么多人物(大大小小为数上百),却没有让人感到重复,模糊,似有若无。这里的关键是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征真实可信,发展线索十分清楚,不论怎样变化都有其逻辑的必然性。这样就让人记得住,印象深。郭良蕙在其他一些重要作品中,特别是一些事件更纷繁,题材更重要,表现的内容更丰富的作品,就更是在艺术上仔细认真,精益求精。她在艺术上如此下功夫,无怪乎一些读过她作品的读者都说,郭良蕙的小说不一定一开始就抓住人,甚或不一定能使你产生强烈的共鸣,但她的每一部作品都经得起咀嚼,耐人寻味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